首页

sm女王悠

时间:2025-05-25 01:26:43 作者:学习卡丨“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 浏览量:54290

  中新社北京5月4日电 题:我唯一的身份是法中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

  ——专访法国艺术家、央华戏剧制作人安娜伊思·马田

  作者 肖玉笛

  央华版《悲惨世界》今年初以来在中国各地巡演。该剧是中法建交60周年的文化艺术交流项目,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在中国演出的重要话剧作品,由中法团队共同创作。该剧总制作人、法国艺术家安娜伊思·马田(Anais Martane)是此次中法合作的直接推动者。她多年来从事中法文化交流工作,是摄影师、歌手和话剧演员。近日,安娜伊思·马田在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我唯一的身份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视频:【东西问】安娜伊思·马田:我唯一的身份是中法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最初是怎么与戏剧结缘的?

  安娜伊思·马田:我的父亲是一位话剧演员,父母的朋友在我的家乡尼斯开了一家当地第二大的剧院,因此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在剧院看各种各样的戏,听父亲讲他在舞台上的故事。可以说,我是在剧院长大的孩子。我的姐夫和丈夫都是演员,这些都在冥冥之中将我与表演、戏剧紧紧联系在一起。

  2016年左右,央华戏剧(北京央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推出话剧《乡村》,我帮忙做一些配合宣传的工作,结识央华戏剧创始人王可然,他是非常优秀的戏剧创作者。后来他拜托我找一位法国导演排戏,我们就这样一点一滴开始合作戏剧方面的项目。进入戏剧领域后,我也作为演员,登上音乐戏剧《犹太城》的舞台。现在是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的总制作人。

  

安娜伊思·马田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专访。肖玉笛 摄

  中新社记者:《悲惨世界》是非常经典且为中国人所熟知的法国小说,当初为何选择这个故事编排话剧?

  安娜伊思·马田:刚进入话剧行业时我有一个朦胧的想法——将法国经典小说搬上中国话剧舞台。我也将这个想法告诉王可然,他回复我说他一直都想做中文版的《悲惨世界》话剧。我俩一拍即合,“得了,就做!”所以《悲惨世界》这部话剧是我和王可然共同的愿望。

  这部戏的导演让·贝洛里尼是一个法国人,《悲惨世界》是他童年时代读的一本小说,他对这个故事有很深刻的理解,也做了很多相关工作。所有因素凑在一起,共同促成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的诞生。

  

法国导演让·贝洛里尼(左)和安娜伊思·马田。央华戏剧供图 大力 摄

  中新社记者:《悲惨世界》讲的是19世纪的法国,涵盖了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命运交织的人物关系。你们在准备话剧的过程中,是否考虑过如何让中国观众更容易理解这些问题?

  安娜伊思·马田:很多人都会问我,这部话剧有没有为了中国观众做特殊处理?我认为,中国观众与法国观众,及其他国家的观众并无不同。人类有一些共性,如喜欢接受信息,喜欢听故事,通过别人的人生经历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倘若是二百年前,大家的文化背景相差极大,这个问题还有合理性。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电影、小说都很容易获得,更何况中国观众对《悲惨世界》十分了解,甚至看过与之相关的许多文艺作品。我们不需要对中国观众做特殊的设计。相反,正因为中国观众熟知这个故事,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创作上的挑战。

  

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剧照,图为演员刘烨。央华戏剧供图 大力 摄

  中新社记者:这部话剧是中法团队的一次合作,过程中你们有哪些交流与碰撞?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

  安娜伊思·马田:任何创作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都具有挑战性。如果整个团队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相似的观念,所有困难自会迎刃而解。回顾这一准备过程,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去弥补文化和语言差异,而是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并没有特意去界定我们在做的是一个文化交流项目,我们不应该被区分为“中国派”或者“法国派”。如,导演在排练的时候,他始终强调没有“中国演员”这一概念,而是让演员从内心出发,全身心地投入戏剧创作与表演之中。在《悲惨世界》小说衍生的剧目里,法国演员与中国演员在排到相同桥段时,他们的表演呈现出令人惊讶的相似性;法国观众和中国观众也会在同样的地方落泪。这说明故事本身最为重要,法国人和中国人没有本质区别。

  

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剧照。央华戏剧供图 大力 摄

  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制作团队、导演,包括我和丈夫刘烨在创作过程中一直保持积极沟通。因为沟通,我们发现大家在思想、追求和对世界的看法上,有着大体一致的观点,这也是我们能坐在一起创作的原因。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都不一定能遇到如此心意相通的伙伴,更何况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一样的语言,这也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

  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作,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个颜色,不需要刻意去改变自己,保持最真实的状态,才能在最后呈现最完美的舞台效果。

  

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剧照。央华戏剧供图 大力 摄

  中新社记者:关于中法文化交流,您有哪些想法?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您有没有其他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计划?

  安娜伊思·马田:我从十四岁开始学习中文,十七岁时第一次来到中国,自此开始长达二十余年的中国生活。除了话剧制作,我也做过摄影师、歌手、演员,但这些都不足以准确描述我的角色。在我看来,我唯一的身份是法中两国之间文化与艺术交流的“桥梁”。

  法中两国皆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虽然大家交流的方式不一样,但总会存在一些文化共通性。如,两国人民都愿意追寻文学和精神上的生活,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强连接。

  在我看来,文化交流应该是平等的。然而在中国现代艺术如此丰富的今天,法国对中国的了解还是明显少于中国对法国的了解。目前法中文化交流效果比较好的是电影产业。很多法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都看过张艺谋、陈凯歌与巩俐创作的电影,我也不例外。但在音乐等其他方面的表现则较为不足。我二十年前就开始听并且喜欢中国民谣,也曾将一些民谣用法语翻唱,但很遗憾中国音乐还没有真正进入法国市场,他们需要被更多人听到。

  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法国的文学经典,下一步我打算将中国经典带去法国。我们将和法国国家人民剧院合作,将中国诗歌里的故事放到巴黎的剧场中。(完)

  受访者简介:

  

  安娜伊思·马田。肖玉笛 摄安娜伊思·马田(Anais Martane),法国艺术家、央华戏剧制作人、摄影师、歌手、话剧演员,多年来从事中法文化交流活动。

  安娜出生于法国尼斯,毕业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她2001年以留学生身份来到中国,进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进修。2002年至2004年,她为河酒吧的音乐人拍摄了一组主题为“北京青年地下音乐”的作品。2009年,她出版了英法双语摄影书《中国肖像》。

  安娜2017年前后开始与央华戏剧合作,推动中法合作话剧《雷雨·后》《西贡》、音乐戏剧《庞氏骗局》,参演音乐戏剧《犹太城》。2024年,由安娜担任总制作人的中文版话剧《悲惨世界》在中国巡演。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出征!神十九航天员乘车前往发射场

中国武术协会新闻委员会成员和相关新闻媒体记者积极建言献策,围绕“如何做好武术宣传工作、推动深度宣传、提高宣传效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记者们一致表示,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应当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作为武术新闻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家建议,可以采取现场探班、记者交流会、武术调研等途径深入宣传报道,让教练、运动员等自行发声,寻找有特色的“爆点”宣传武术;将宣传阵地向新媒体拓展,培养武术大V,抓住时下热点,用短平快、年轻化的视听语言吸引受众,进一步提高武术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运用纪录片、动漫、商演等形式讲好武术故事,并与教育、文化、旅游、数字化等深度融合,积极破圈,不断提升武术宣传效果,大力弘扬武术正能量;多筹办国家级赛事,形成省市县区联动赛事体系,带动青少年参与武术运动;积极探索研究武术在康养、心理健康方面的功效,将武术与健身养生融合,普及推广至大众;加强线下武术赛事报道,优化赛事转播频率和转播信号质量,提高用户体验;整合武术碎片化资源,及时将第一手资料提供给新闻媒体或第三方合作商进行视频剪辑和文艺创作。

中方:假借环保旗号抹黑干扰共建“一带一路”的图谋不会得逞

杨鹏飞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制度设计,让数据要素释放更大的价值;二是深入实施数据要素成型的计划,更有效地赋能实体经济,聚焦佛山优势产业;三是加快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的高效融合创新。

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盘活存量和低效用地再开发专班,记者看到一个待盘活存量项目的问题清单,清单中对全市167个重点盘活存量项目中涉及规划资源领域要解决的发展诉求和问题进行梳理。红桥区科技大厦项目涉及的拟土地混合利用、用途变更等问题都被列入清单内。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的共性诉求,今年年初以来,天津市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资源支持政策等6个文件,提出了18项规划资源领域的政策,为盘活存量提供政策支撑。

2024年山西省全民阅读活动启动

双方按照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和近期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就推进中美各领域对话合作、妥善管控分歧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就中东、乌克兰、朝鲜半岛核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交换了意见,一致同意继续落实好“旧金山愿景”,保持各层级交往,进一步稳定和发展中美关系。

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

(二)正确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规则。如果案件确实存在“合理怀疑”,应当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依法作出无罪的结论;如果被告人的辩解与全案证据矛盾,或者无客观性证据印证,且与经验法则、逻辑法则不相符,应当认定不属于“合理怀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